全文预览

【英】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x  |  页数:99 |  大小:294KB

文档介绍
行内婚,相互间就没有责任和义务,就只有对立而没有合作,就会出现霍布斯现象(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人对人是狼等等),就会增加相互冲突的频率和烈度。外婚的作用则相反:不同血亲群体通过交换成员,可以使敌手变成盟友,把陌生人变成亲戚,把债权人变成债务人。于是我们看到婚姻的真正动因:第一是内部整合。通过娶进外部成员来消除内部的失和之忧与争色之祸;第二是外部结盟。通过在非血亲群体间建立婚姻纽带而把尽量多的群体变成盟友;第三是普遍威慑。通过扩大亲属群体规模而使血亲群体之间不敢轻启事端。Р外婚当然也有生物学功能:它通过制止冲突而增加了外婚群体的生存机会,保证了世界各地的人类作为统一生物物种的整体性。就这样,我们找到了婚姻的基本动因和功能,也就是找到了它的起源。人类什么时候有了上述需求,婚姻就在什么时候起源。这些动因是从哪里找到?从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实不实行外婚?烟亲之间是不是互相帮助?联姻能不能扩大两家实力?想扩大实力的家庭打不打婚姻的主意?如果这些现象在周围生活中存在,外婚的动因也就昭然若揭。当然,为了审慎,我们还应考察文献资料:典籍中有没有关于婚姻的社会政治功能的记载?有。《中国婚姻史稿》作者陈鹏总结历代婚姻的文献资料之后,说过三段很透彻的话:一曰,“武王克商,大封同姓,以藩屏王室。异姓之邦,则联以婚姻,使化为甥舅之国。故禁同姓为婚,即所以系异姓诸侯也”(P395);二曰,“汉世以婚姻资政治,实始于高祖与项伯卮酒之约。其后上自朝廷外交,次若公卿党援,下到间里勾结,莫不以婚姻为利器”(P33);三曰:“亘中国婚姻史之全部,自天子以至大夫,其婚姻之缔结,多属政治行为。稽其形态,约分为四:曰内政、曰外交、曰朋党、曰仕宦”(P30)。至于婚姻在寻常百姓生活中的功用,则如《礼记·婚义》所言:“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这说明古今婚姻的功能相通。外婚的功能论解释于是成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