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马的进化史论文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602KB

文档介绍
高冠的颊齿;9)眼眶前的脸部加长,门齿与颊齿之间的齿隙变长;10)后眼眶逐渐封闭,从草原古马开始,后眼眶已完全封闭;11)头和颈变长;12)脑增大,并复杂化;13)自草原古马之后,颊齿逐渐向前部移动,从而使整个颊齿都位于眼眶之前;14)由森林型演化为草原型。总之,在马的进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变化在体形的增大、颊齿的高冠和复杂化、肢骨的加长及大脑的增大和复杂化几方面。马的进化原因马的演化与环境变化是密不可分的,自中新世以来,全球环境变得季节性更加明显,比以前更为干冷,曾经繁盛一时的大部分奇蹄类随之而绝灭。奇蹄目在始新世—渐新世界限的大规模衰败,正好与偶蹄目兴起的时间相吻合,从而引发了很多假设,最流行的就是奇蹄类劣等论,认为奇蹄类在身体结构(如距骨和牙齿)及消化系统等方面,不如偶蹄类先进,大多数偶蹄类具有利于奔跑的双滑车距骨和反刍功能。但马类在晚新生代空前发展的事实对此假说极为不利,在晚新生代以来,马类随着大草原的出现而发生了爆发性的发展。马类是晚新生代以来演化最为成功的奇蹄目动物,它们有很强的适应性,在耐寒、抗旱及对食物的要求等方面都优于其它奇蹄目动物,甚至优越于偶蹄类。偶蹄类摄食叶子,马类却摄食杆或茎,它们能消化高纤维、低蛋白的食物,并且能在偶蹄类无法生存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就是马科动物之所以如此成功演化的主要原因。不论从历史还是现代来看,真马的生存环境主要在开阔的草原地带,在森林环境少见。在第四纪,我国北方地区曾经主要是草原环境或干冷草原环境,因此,马化石的分布主要在北方,南方地区较少。南方地区的马化石也主要限于西南部的高原草甸地区。5参考文献[1]张赫凡.野马进化小史[J].大自然探索.2007(10)[2]岩歌,姜成安.马的进化[J].化石.1976(01)[3]同号文.马的演化历程[J].化石.2002(01)[4]周明镇.马的进化[J].生物学通报.1953(11)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