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提供中间构句的必要性,其他条件都是不必要的。这样构成的中间结构经过语义和语用过滤,就可以形成可接受的中动句。Р余光武、司惠文(2008)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中间结构的句法和语义特征的概括,Р确定出中间结构的三点充要条件。Р蔡淑美(2012)认为汉语广义中动式是具有内部层级的构式集合,根据其抽象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见下图所示:Р宏观构式Р中观构式微观构式Р?“P+Vx+VP2”РP+V 起来/来/着/上去/下去…+VP2РP+V 起来+VP2?P+V 来+VP2?P+V 着+VP2?P+V 上去+VP2?…Р1.2.2 汉语中动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Р钱旭菁(1997)在提及“起来”的引申用法教学时,按照学生的自然习得顺序, 将现有教材加以改进。她建议将其按意义分为若干项,而不是在同一课中把某个引申用法和盘托出。Р曹宏(2005b)在对中动句的语用特点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以后,简单地陈列了对外国学生习得汉语中动句的若干观察,其观察主要侧重于中动句的习得次序上, 并据此给出一些教学建议。Р于芳芳(2007a)立足于外国学生对中动句的习得情况,以语义指向理论为基础, 主要从 AP 的语义指向出发,得出三种下位句型,即句式Ⅰ:AP 指向句首的受事主语 NP 时,这种句型可以适应 S1:(NP+VP+AP)到 S2:(NP+AP)的变换;句式Ⅱ: AP 指向 V 的隐含施事;句式Ⅲ:AP 在语义上指向 V-NP 这一动作事件,可以适应 S1:(NP+VP+AP)到 S3:(V+NP+AP)的变换。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于芳芳(2007a) 对外国学生中动句的习得和使用情况做了一系列统计整理和归纳,最终给出一些教学建议。Р于芳芳(2007b)的硕士学位论文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贡献仍然集中在三种下位句式习得的情况和偏误总结,总结出了大致的习得顺序,据此给出中动句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