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性空法师)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x  |  页数:8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恼,要去掉贪、瞋,去除五盖,修行才可能成就。Р 贪与瞋是五盖的归纳,贪是执着所有名、色(五蕴)的所缘;瞋为厌恶所有的名、色(五蕴)的所缘。若能不执着、不厌恶,才可实现四念处的智慧。舍离五盖可以用定镇伏,用慧断除。修四念处想要成就,应克服关于世间、五蕴、十二处等所有的烦恼,特别是贪、瞋。若能了解真正的身,不会生起执着,也不会拒绝。如果用这种态度修习,则能离开烦恼,继续安住于清净的心。如此也能清楚了解止与观的密切关系。成就止与观的条件就是离开五盖,特别是离开贪与瞋,离开贪与瞋,才能修正定、正观。Р 不但是在定中,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时刻都要努力,以正知、正念来舍离五盖,我们才能保持正念。在《杂阿含经》中佛陀以自己为喻,说明失念的后果,就如空中的飞鸟随时有遭到捕捉的危险。佛说在过去世他曾经是只锦色的孔雀,由于非常地努力修行,所以猎人无法捕捉牠。不过,有次由于牠看到一只雌孔雀,心受到迷惑,失去正念,猎人因此轻易地捕捉到牠。同样地,若不修习念处,我们就是在五种妙欲或摩罗的境界;若修习四念处,我们即是留在父母、祖先的境界40,所有解脱世间的诸佛、阿罗汉的境界。所以,四念处是修行者的Р 根本、清净的处所。若修行者不离开这境界,时时有正念,如那只孔雀能看清陷阱,猎人无法捕捉牠。如果修行者离开四念处,就好像那只孔雀看到雌孔雀,一时失去正念,就掉入猎人的陷阱。所以四念处的修行是时时都在「法」中,时时都要舍离烦恼,若有一念心留在烦恼里,就不是在修四念处。Р 最明显的烦恼是贪与瞋,生起贪与瞋,所有其他的烦恼就随之而来;若有热诚、正知、正念,烦恼就无机会介入,四念处的修行就是没有烦恼的境界。Р 热诚、正知、正念,舍离贪、瞋这四项也是四念处的内容,它们是不能分开的,有这四个要件,四念处才能成就。具足这四个要件,我们就不断地留在无烦恼的境界。如此止观的修行便可以成就。所以,我们是以修习四念处而入涅槃古城。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