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构建同龄跨班式区域活动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弥补弱项。Р  同龄孩子尚有着类似的年龄特点,有着共同的话题,在言语、情感等方面也更容易沟通,她们往往会由于一句话、一件事而引起共鸣。在开展区域内“手拉手”活动中,我们常常安排幼儿轮流当区域的“小教师”。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传授,自己收集材料部署区域并生成活动专项。例如,一天玩娃娃家的时候,有个孩子建议开一种生日会。于是有的说要准备糖,有的说要准备水果、饼干、薯片等。这个消息在孩子们之间广传开来。第二天,同一年级各个班级的诸多孩子真的所有带来了礼物。幸好活动区宽敞,不同样班级的孩子汇集在一起,有吃的有玩的,还表演了诸多节目,像模像样地过了个大型的生日会。后来,有孩子还把生日放到了区域娃娃家游戏中,让同龄的孩子一起分享生日的快乐。因此说,这样的游戏其实也体现了孩子之间的分享和合伙行为,有助于她们建立起同伴之间的友爱关系。РРР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行过程是教师发明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区域活动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如何发明性地开展并变得更富“活力”呢?跨班开展区域活动恰恰就能体现这一功能。由于孩子来自于不同样的班级,每天进入区域的孩子也不同样,因此每一次游戏所有有孩子玩出不同样的把戏,不同样的内容,呈现出诸多创新的想法。诸多游戏的专项,涉及游戏的材料所有来自于孩子或家长的提供。对于教师来说,每天所有能从孩子那里接受到新的信息,看到诸多创新的游戏。游戏中,孩子是主体,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和合伙者,我们不需要刻意地去教孩子怎么玩、怎么做,完全可以把区域活动的权利放手给孩子。这样一来,孩子们的责任意识、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所有能因此而得到提高,实现了我们教育目的上的双赢。Р  固然,我们实行同龄跨班式区域活动也只处在一种尝试起步的阶段。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运用这种新型的区域活动模式增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将有待于后来更加进一步地研究和实行,真正地实现互补,达到双赢。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