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理说明中的类推说明结论,纳入司法说明后不属于类推说明 Р B. 将大型拖拉机说明为《刑法》第116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说明乃至是类推说明 РРР C. 《刑法》分则有不少条文并列规定“伪造”与“变造”,这解除了在其他一些条文中将“变造”说明为“伪造”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可能性 Р D. 《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惩罚。依据当然说明的原理,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356条。 Р 2. 关于刑法说明,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BC ) Р A. 对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说明,也可以进行论理说明 Р B. 一个说明者对于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可以同时既作扩大说明又作缩小说明 Р C. 刑法中类推说明被禁止,扩大说明被允许,扩大说明的结论肯定是正确的 Р D. 当然说明追求结论的合理性,但并不必定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Р 三、案例分析题 Р 1. 赵某(18周岁)为了让经商的父亲多给自己一些零花钱竟将自己的左手小指齐根部剁下,装在信封里,并让孙某将信封送到赵家楼下的食杂店,让店主交给赵的父亲。随后孙某按赵某的意思给赵的父亲打电话:“你的儿子已经被我们绑架了,拿50万元来赎人,千万不要报警,否则你就等着收尸吧。”赵某马上报案,警方迅即将赵某和孙某抓获。 РРР 问: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构成何罪? Р 答:赵某构成巧取豪夺罪。赵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断手指威逼其父亲交出巨额财物,符合巧取豪夺罪的构成要件,构成巧取豪夺罪。由于赵某的人身权利事实上并未受到他人的侵害,不存在绑架行为,故不构成绑架罪。赵某也不是当场索取财物,故也不构成抢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