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才能的场所,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可能过分注重学业上的表现,尤其是过分注重了考试成绩,“以致教育机构不仅混淆了潜在的创造才能,而且压制了创造性才能的发挥”。①在“应试教育”中,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就曾明确指出:“当前中国教育的严重问题之一,是缺少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开发。”据统计,一个人从进入小学到大学毕业,平均要经历千余次的测验与考试。如此“千锤百炼”,使得“凡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观念深入人心,求异、质疑精神受到压抑,正如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说:“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像个‘句号’。”事实上,凡事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想法,不仅有碍“创造性”的发挥,而且也与高竞争、高弹性、多变化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РР Р РР 要完成这一极具挑战性的历史任务,就必须进行关于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的研究和实验。同时,由于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从小抓起,青少年时代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因而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必须走出高校,与普教、幼教的同行携手合作,开展有关人才培养的一体化研究。 Р 在美国,奥斯本创立的创造学在60年代就已风靡欧美。它大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创造力的认识和探索。创造学的基本原则是“人人皆有创造力,创造力的水平可经训练提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更将创造力与人格发展联系起来,把创造境界的提升看成是人格完善的体现。80年代以后,由于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对创造力的研究更加深入。许多国家都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加速其研究,形成了各色各样的研究体系。在我国,对创新思维的研究起步较晚,涉足这一领域的人也大多是心理学、哲学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