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这些"企业化"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即使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市场化的中介组织缺乏的地区,政府在最初可以有意识地设立政府主导的中介组织,但是,一旦条件成熟,政府还是应当从中退出.当然,政府所做的还应该包括诸如完善流转法规,提供法律咨询,监督流转合同的执行情况和农地流转后的土地利用是否违规违法等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第二,建立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农地流转机制.确保农地不被它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对农地的严格保护.在遵循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在农地的整体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地用途监管等方面要加大力度.第三,建立土地保障的替代机制,逐步还土地生产要素的性质.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极大地制约了农地的流转,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大力构建和完善农村养老,医疗和实业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逐步替代农地的社保功能.还农地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要素的性质.基金项目:2oo8年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我国农地流转机制的构建与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号:Y200804504.参考文献:[1]蔡亚军,苏迪: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几点思考L『].平顶山师专,1999.O8.[2]李志刚:我国农地流转制度与农业产业集群作用机理及政策选择LJ].农村经济,2010.04.[3]田传浩,农地制度,农地租赁市场与农地配置效率:理论与来自苏,浙,鲁三省的经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p64.[4]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8—9.[5]钱忠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困境与乡村干部行为U].中国农村观察.2003.02.[6]刘嘉毅,股田制发展的约束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2005,(06).作者简介:李志刚(1973一一),男,江西东乡人,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一6l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