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化隆县基础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61KB

文档介绍
的整体计划,逐步将这笔债务消化,以减轻教育的沉重包袱。[现状二]“普九”巩固提高工作任务艰巨目前化隆县虽然实现基本“普九”目标,但这是低水平的“普九”,与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有较大的差距。化隆县“普九”巩固提高工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中小学仍有大量危房存在。目前,全县中小学尚有危房27.5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19万平方米),危房占总校舍面积比例14%,处于全省14个市(县)前列。二是初中学位严重不足。化隆县从2007年开始进入初中入学高峰期,每年以800人的速度增加,这种情况将延续到2011年。由于学位不足,导致班额过大,已出现同一年级学生在一个大会议室里上课的现象,而且像实验室、仪器室及实验仪器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三是初中辍学率偏高。2011年全县初中在校生辍学率达5.8%,部分偏远山区的乡镇辍学率高达两位数,离国家规定的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标准差距较大。[对策]改革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将普教与职教有机结合起来。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有同步综合、分流、后加、同步后加等几种模式,各有其适应范围,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化隆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应根据当地实际,灵活地选择结合模式,尽量做到多样化。由于化隆回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农村劳动力剩余量大,一般说来,“同步综合式”是一种较为适合的可供选择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做法是,中小学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计划》和《新教学大纲》,认真开足开齐各门文化课,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劳动、劳技教育和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步进行。特别是举办综合初中和综合高中,培养既有初(高)中文化知识又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复合型实用人才,使他们升学有文化知识基础,就业有职业技术技能。这既有利于民族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又有利于为该地区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和能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劳动者。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