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残疾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个案分析与教育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22KB

文档介绍
能正视自己的生理残疾,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第二,培养学生各项能力,扩大认知领域。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努力掌握知识技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争取优秀业绩,并能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不能让他们只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竞争,缩小了他们的发展道路。世界如此之大,应扩大每一个学生的认知领域,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间,发挥自己独有的技能。第三,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发展特长。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相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有意义,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立远大理想,树立切实的生活目标,并发奋努力,把自己锻炼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对生活充满信心,以此来提高和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天生我才必有用”,让学生在内心产生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一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做贡献,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第四,培养残疾学生学生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不但爱与同类残疾人交往,也乐于同健全人交往,能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教师、长辈尊敬有礼貌,对比自己还困难的群体表现出同情、尊重、爱怜和热心帮助。 第五,培养残疾学生自制能力。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有道德和法制观念,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纪律,个人服从集体,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断改正缺点,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社会化。残疾儿童是社会的特殊人群,他们需要我们用更多的关爱呵护、引导他们的健康成长。综上所述,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应本着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让残疾儿童从小就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使其得到与正常人平等的成长机会和权力,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共同快乐的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