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的疾病知识来源及社会支持状况调查。(3)健康教育干预后COPD患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改变情况。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设计一个完善的调查问卷:经过广泛复习文献,积极向社会学及呼吸内科有关专家请教,并经过预调查筛选试验,制订出能反映真实情况,符合研究目的的具有良好信度、效度及接受度的调查问卷。(2)培训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人员,按计划要求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确保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对象与方法对象:(1)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提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经过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COPD的病人,并自愿接受调查者。排除标准:长期卧床、语言沟通障碍、患有老年痴呆、严重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疾病和合并其它肺部疾病者。(2)样本量计算按照田本淳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主编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所列出的健康教育干预的样本量估计方法(P214~P219)计算得出。(3)受试对象征集方法按方便抽样的原则,收集本市4所三甲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的COPD患者,既能保证所有受试对象接受治疗方案的一致性,也能保证足够的样本量来源。方法:(1)研究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包含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知信行水平);社会支持量表;自行编制的健康教育手册;多媒体讲座;电话咨询及随访。(2)研究方法:将所有入选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接受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接受随机教育。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间隔6个月)接受问卷调查分析。(3)统计设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相关因素分析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用EPIdata数据库录入数据资料,SPSS10.0统计软件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