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寓无声策略于有声朗读之中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41KB

文档介绍
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把教师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如:你觉得自己读得好吗?好在哪里?学生之间因为同龄、认知水平相近,他们间的互评使学生个体更容易接受,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朗读时主动征求别人的意见,如:“大家觉得我读得怎样?”教会学生评价他人时尽量找出别人的优点。总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使学生在评价中完善自己的朗读能力。 3.激励性的朗读评价语言学生在学习的路上遇到的挫折既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也能成为新的学习动力,教师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激励化的评价语言可促使学生克服朗读时遇到的种种困难,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朗读评价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喜欢在老师的期待中成长”这一特点,尽可能多地运用鼓励性语言,突出朗读评价的激励性。激励性评价语言要注意:(1)以事实为依据,评价要中肯,不夸大不拔高;(2)评价语言要精确、凝练、丰富,力求发挥朗读评价的激励作用,避免朗读评价的激励廉价化、庸俗化;(3)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要有所不同;(4)评价的语言要个性化、丰富化,不要用千篇一律的概括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疲劳;(5)避免以伤害一个学生的方式来表扬另一个学生,打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简而言之,激励性的朗读评价应该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尝试的朗读方式。了解学生的精神需要,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把朗读策略“润物细无声”地植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得到提高。参考文献: [1]王宇红.朗读技巧[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01. [2]郭玉斌.朗诵艺术的技巧与赏析[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09.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永丰镇石鼓小学)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