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自我心理调节手段。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2、设立心理热线和信箱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心理热线和信箱有利于学生对一些隐秘、平时难于表示心理问题进行交流,同时给与咨询或指导。另外,这种方式对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面对面交流的学生提供了便利。热线和信箱还能够省去害羞、隐秘被揭的忧虑,使中学生敞开心扉排遣忧愁、苦闷和烦恼,更有利于老师针对性地解决她们心理健康问题。3、设立心理咨询室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门诊如雨后春笋般地栽的地建立了起来。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中学教育也应因势应时的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这不但是,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要求,而且也是学校生存、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4、设立家长培训学校及其它方面进行心理宣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3——6岁是人的个性显现或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家庭的情绪、文化氛围及其行为背景对孩子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奠基性的影响,特别对心理发展影响十分明显。家庭的教养方式、人际关系、为人处事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些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设立家长培训学校了解学生心理、行为矫正、教育计划的制订和落实,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春运的社会意义。5、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教师主导着教学过程,教师的引导和她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的力度,一方面使教师自身心理更加健康,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另一方面让教师形成自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所有学科,都要把单纯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教育转变成学生个体“成人”的教育,让学生不但在学校中学习,而且在学校中健康成长。6、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她们的认知、情绪、行为问题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