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网络平台开展课堂活动也是一个良好的办法。比如,进行互联网消息群的互动或是依托各种讲课平台开展在线讨论等,都是一些比较有效的方式。虽然网络平台的活动在时间上较为碎片化,而且很难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上线,但能保证课程的课时不会被大量占用,而且课上总结是有序可控的,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总结内容,并且可以通过课堂总结的反馈来观察学生对于活动的参与情况。 4.活动总结都不是一天能练成的,更需要多年的锻炼。课堂活动总结作为点睛之笔,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反而面临比备课更大的压力,往往需要多次的活动总结才能摸到门道。但是现在的年轻教师受到科研、教学、生活等各种压力,有时候会对课程准备不足,同时又希望通过课堂活动来减轻备课的压力,往往从网上或者其他教师那里找到相关的课堂活动进行教学,对于活动的总结或是如何收尾反而漠不关心,或者即使做了一定的准备也不够到位。建议年轻教师可以在课程之前进行小规模的预演,或者是连续多次的上同一门课充实自己的课程经验。在课后与学生以及其他教师进行积极沟通,通过反馈意见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善,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总之,在越来越强调课堂活动的教学方式情况下,及时的做好活动总结,既有利于后续活动的安排与开展,也为整节课画上了点睛之笔。参考文献: [1]孙峰,龙宝新.翻转课堂的理性反思与本土化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5,(9):83-88. [2]刘峡壁,李悦宁.大学参与式教学法的一种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21):60-63. [3]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159-161. [4]樊绍堂,王克松,韩如茂.课堂总结的技巧及类型探微[J].教学与管理,1995,(4):23-24. [5]刘丽平.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