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一、荧光强度(F)与物质浓度(C)的关系一般是激发光的垂直方向去测定荧光。设荧光物质溶液的浓度为C,厚度为l,荧光强度正比于吸收光的强度F=K′(I0–I)(I=I010-ECl)=K′(I0-I010-ECl)=K′I0(1-10-ECl)=K′I0(1-e-2.3ECl)(换以e为底)根据太劳极数展开式:ex=1+x/1!+x2/2!+x3/3!+……当ECl≤0.05时,后面几项可忽略,则F=2.3K′I0ECl=KC,这是荧光定量分析的依据。因此荧光定量分析条件是ECl≤0.05,此时F=KC才成立,否则不成线性关系,所以测定荧光强度时要求样品溶液的浓度要低。而且稀溶液有利于降低荧光自熄灭(内部猝灭)作用。另一方面,荧光分析测定的是在很弱的背景上的荧光强度,其测定灵敏度取决于检测器的灵敏度,所以可通过改进检测系统和放大系统,将荧光信号放大,这样即使很稀的溶液(C很小)产生的微弱荧光也能被检测,因此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很高。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是A=-lg(I/I0),当溶液很稀(C很小)时吸收光强很少,比值I0/I≈1,A≈0,这样吸光度就无法反映浓度,即使将光强信号放大,I0与I也同时放大,比值仍然不变,即无法像荧光分析那样通过提高检测灵敏度来改善方法灵敏度,因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不如荧光分析高。[主板书][多媒体29:荧光定量分析](本节内容提要,本章重点)[主板书][多媒体30:F与C的关系](强调荧光检测方向及原因)(用数学太劳极数展开式推导荧光定量公式)[多媒体31:荧光定量分析的依据](【掌握】荧光的定量条件及适用情况,归纳结论:荧光分析适于稀溶液测定)[多媒体32:荧光分析法与UV-vis的灵敏度差异](讲解荧光分析灵敏度高的原因并与UV-vis比较)(教案续页)第次课授课时间:授课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