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诊。同时完成派车之后,可以利用电话对病人进行正确指导急救。当前已有13家地级市的急救中心采用了美国国际紧急调派研究院(IAED)的MPDS优先分级调度系统,笔者所在中心已于2013年获得了亚太第一家绩优急救中心认证,近二年应用MPDS调度系统在急救医生未到达前对病患进行指导,成功救治病人达到15例。4.加强培训具有急救技能的人员。在院前急救中人是主要资源,人决定了现场急救的水平。所以,应当专业培训院前医疗急救的工作人员,对现场救护的非医学人员,实行急救理论与技能的普及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的对遭遇意外创伤以及突发疾病的患者进行现场急救。5.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第一,构建规章制度系统。完善规章制度系统,依法科学管理,制定严格的急救中心工作制度。医疗工作需要遵守国家法律规定,遵守卫生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核心医疗机制。第二,制定工作标准。对医疗质量管理进行评价的基础就是标准化,急救中心还应当联系等级医院相关标准,制定具有较强实用性的院前急救临床救治路径标准。第三,加强监控医疗质量。监控医疗质量是实现各项规章制度、达到工作质量标准的有效保障。在实践中,为了确保送达医院各个阶段的工作质量,将联系各个阶段特点以及医疗差错易发之处,对极有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具有一定可行性的监督措施,并且定期考核评估。结束语作为医疗与社会保障主要部分的院前急救体系,在急救医疗系统中占据十分关键的位置。院前急救在抢救危重病人、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功能。本文在充分分析国内院前急救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了院前急救资源的合理配置。参考文献:[1]王小合.不同层次医疗机构资源配置的实证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5).[2]焦占勇.院前急救中救护车空驶的原因及对策[J].全国急诊急救医学学术交流与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5).(作者单位:无锡市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