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教学冲突的类型学考察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34KB

文档介绍
慎、内敛深沉的心理历史传统,这在我国的教学中是比较常见的。很多学生课上木讷寡言、温和顺从,课下却伶牙俐齿、语出惊人,对课上的某些观点和行为持有强烈异议。随着社会的开放和教育的民主化改革,这种情况正在得到改变,教学过程越来越成为学生表现自我、释放自我的过程。但浸入骨髓并变成获得性遗传的习性和传统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能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则不能间断以待,所以从今往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内,教学中的隐性冲突仍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隐性冲突最大的特点是不外显,“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甚至有时候连“你”也不知,第三方就更难知觉了。因而,其优点是不会影响整体教学或造成教学进程的中断,也不会由于第三方的在场而进一步激化,缺点则在于第三方力量无法介入而化解冲突。那么隐性冲突如何得到化解呢?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可能:一是冲突自行消失于无形。隐性冲突表明了人对自我的确信和坚持,“只有存在冲突的地方才有行为意识和自我意识”[11],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接受的信息量的增加,人们往往会意识到自己之前确信或固守的一些观念的错误或片面之处,主动修正和更新自己的观念系统并接纳他人观点中的合理之处。这样,冲突就自然消失了,无影无形、无风无浪;二是爆发成显性冲突并获得解决。如果在一定的时期内隐性冲突无法自行消解,就可能会积累并最终爆发出来变成显性冲突。因为冲突代表了一种认知不协调,是一种机体紧张状态,一经产生,人的避免焦虑、肯定自我的倾向,就会推动人减少或避免不协调。[12]而这个过程如果不能在个体内部通过心理学的方式解决,就会外显出来通过社会学的方式解决。一旦爆发出来,冲突就会明朗化,冲突为冲突双方提供了彼此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同时第三方的力量也可能介入其中,这些都有利于冲突的化解。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冲突能量巨大,如在教学过程中爆发(也可能在非教学过程中爆发),必然对教学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