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思维习惯现状的调查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48KB

文档介绍
将思维不断的引向深入。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提出用滚动法及绕绳法测量岀圆形实物的周长后,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有的学生受到启发后马上想到问题“教学楼前的圆形花圃能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一位同学说可以用绕绳法测量,紧接着另一位同学提出“卫星的轨迹能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吗”?于是同学们议论纷纷:“圆周长究竟怎样测量呢?”这时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探究圆周长计算公式正是水到渠成。3.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古有云“学起于思,缘于疑。”质疑问难、质疑解惑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有效手段。当我们深入课堂时,发现许多老师只重视课题的提问,而忽视了质疑。学生不质疑并不等于就没有问题,一种可能是平时没有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学生不会或者不习惯于向老师、向同学质疑;另一种可能是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即使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没有勇气提出来。所以,刚开始学生不敢大胆质疑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适时给了指导和肯定。即使提出一些不太有价值的问题,也要肯定其质疑的勇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适应,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学参与质疑,提岀更多高质量的问题。其次,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质疑,也可以小组之间互相质疑,本小组成员解答时,其他同学可以互相补充。小学生好奇心和表现欲都很强,他们都想通过口己的思维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一种成就感,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小组间的质疑,解答不完整或答题思路中断时,述有同组的同学帮助,这给学困生答题解除了后顾之忧,从另一个层面调动了学困生主动参与思维的积极性,这也是从整体上为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当学生疑难问题解决时,当学生向同学、老师质疑而引起同学们的关注或者共鸣时,就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从而推动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时常保持思维的积极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闸门就被打开了,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每一个环节的思维活动,学生思维习惯也就好逐步形成。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