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的目标,于是教师纷纷效仿,唯恐落在别人的后面而遭淘汰。教育成果的评价缺乏常态的科学的自然发展指标,而是将一些极端的或者偶然的结果作为评价的目标。第三、学校要通过提高升学率来招揽学生,一个学校的升学率高,就能招收更多的学生,学生多了学校的收入就高。这些钱正是在现在政府教育投资不到位的情况下学校赖以生存的救急之钱。四、教师替代了学生家长的责任:让学生一天十几个小时呆在学校了,和家长接触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教师绝大多数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担负起教养的责任。这样,教师非常辛苦不算,最重要的是,家长没有担负起应该担负的教养责任,就不知道教育的艰难,所以他们就将教育不到位的责任一股脑都推到了教师身上,因为不做事的人抱怨做事的人往往更容易。如果家长担负起一半的教育责任,他们就会更理解教师的艰辛,就会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不容易,同时也会和教师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五、教师替代了学生的责任:人生来就好学,追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但当这种本性的东西一旦被其它理由,比如教师家长社会的过高的期望所替代时,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自愿变成他动。这就是所谓的过度理由效应,而这种理由一旦被替代就很难被逆转。然后,当教师将学生的压力变为自己的压力的时候,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局面,不思进取,厌学,没有动力。我们不难看出,其实教师的压力真正的原因是政府的投入过少。第一、学校必须看家长的脸色,要不然就赚不到家长的择校费。学校对于这笔择校费的依赖是众所周知的。第二、政府对于社会教育环境的投入少也促成了家长希望将自己的孩子滞留在学校的另一原因。如果政府的投入到位的话,学校就不需要通过无人性地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来达到所谓的理想目标以迎合家长的需求,评价标准就会变得更加客观,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如果政府在社会教育环境方面花更多的气力的话,学生也没有必要非得呆在学校里学那些枯燥乏味又呆板无用的知识,教师也就没有必要非得陪学生早五晚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