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设计习作评价量表 探究科学的习作评价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49KB

文档介绍
人评价为多人评价,一次评价为多次评价,一个标准评价为多标准评价,这样利用发展性评价来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兴趣,学生对习作产生了兴趣,写作文、修改作文就成了一件乐事。因此,在评价量表中,我们设有“自评分数”“同学评分”“家长评分”“教师评分”,这样,习作评价的主体呈现多元化,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习作水平。在学生交流的平台中,发挥学生个性互补的优势,引导学生彼此启发,相互倾听,在思考中评价,在评价中思考。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交流、评价,相互影响,相互赏识,从而启迪学生思辩的灵感,激活学生积累的语言和积淀的语感,实现共识共享共进。各种不同的意见得以交流,在相互的讨论交流中,文章的好坏得失,会越辩越清晰,这样,不但被改者受益多多,而且批改者也受益匪浅。这种评价方式,从头至尾需要学生自主参与,评价才会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这种的评价方式,放大了学生写作热情,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习作评价就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四、模糊习作评价的结果在“分数”栏后面设了“等第”,意在模糊分数,减少档次,这样的设计,保全学生的面子,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因为重结果只能看到量化的东西,重过程才能看到非量化的东西。如果让这样的评价,伴随着学生习作成长的过程,那么,才是真正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过程。对学生习作用这样的量表评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情感。这种发展性评价,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刺激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一种被尊重、被欣赏的感受,而这种受到认同和赞赏的感受将会转化成一种“自我改善”、“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从而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小学)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