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霸州樊氏先祖樊明臣、樊忠考略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27KB

文档介绍
此子应为26岁,这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樊忠有四子,死时大的20多岁,小的十几岁也都是合于常情的。由此推论,樊忠即樊敬忠应无疑问。袀蒈4.樊忠、樊敬忠名字的讨论袃从族谱上看,二世名为敬忠、敬信,为双字名。可从第三代到第六代共四代都是单字名。从明朝取名的情况看,单字名非常流行,如明成祖朱棣,奸相严嵩,霸州名臣王遴都是单字名。敬忠的“敬”字,有可能是后辈族人为尊重先祖,在续家谱时加的尊敬之词。其实其名就是樊忠。再有一种可能是在家中取名敬忠,可在朝为官时就叫樊忠。再有一种可能是樊忠字敬忠。只有这些可能性才能解释樊忠这个真实存在的樊明臣后裔。如果不是这样,敬忠和樊忠同为二世,哥俩取一样的名是不可能的,如果樊忠是第三代是敬忠子侄,子侄和父辈取一样的名是犯忌的,更不可能。最大的可能就是族谱中的敬忠就是樊忠。霸州东关家谱中就记名为樊忠而不记敬忠。膂芈5.樊忠墓为何在霸州城南而不在策城膇樊忠墓就在霸州城东南角楼南500米,霸州东关五街西500米处,1958年大跃进时此地分给了城内二大队,坟被平毁,后东关樊氏又敛起来。文革前,东关、王铁脸还有樊姓族人入此樊家老坟,以樊忠为祖的家谱就收藏于东关二街高辈分樊家。从策城老坟看,樊氏二代到八代都没在策城入葬,族人传说这几辈坟都在霸州。这原因是和封建社会的丧葬礼法有关的。封建社会规定,儿子的官比父辈大,儿子就可单独立坟。这是因为官大就要坟头大,立的墓碑也高。如在老坟中儿子坟头大过父母、碑高过父母又不合孝道。如把父母的坟、碑也加大加高又属违制。因樊忠职位高于樊明臣,所以当皇帝让樊忠回籍安葬时,樊忠后人只能在霸州另选坟地。在天津当官的樊明臣葬于策城是因策城离天津近,在北京当官的樊忠葬于霸州,当然是因为霸州离北京近,交通也便利。樊忠的后世子孙,再也没出比樊忠大的官,所以大都在樊忠脚下入葬了,已致坟头越来越多,坟地越来越大,到解放时,坟地有几十亩,坟头有二百多个。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