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3月)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组调查摸底,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具体分工,撰写研究方案,申请立项,组织开题仪式。(二)研究实施阶段(2009年4月——2009年10月)1、抓常规教育,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3、家校联手,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4、利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5、注重环境渲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6、根据不同时期学生中的问题邀请专家给学生及家长做专题讲座。7、利用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8、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紧密配合,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9、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10、运用多种手段,唤醒学生的养成意识。(三)研究总结阶段(2009年11月---2009年12月)收集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申报研究成果,争取专家鉴定。五、预期成果形式:1、行动研究报告与相关论文2、教育案例3、段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秀辅导课记录4、学生健康成长档案5、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六、课题的人员分工课题组组长:任风玲负责制定研究计划,检索文献,分析、汇总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2、课题组组员:程传耿负责研究计划的实施以及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刘海英具体负责低年级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专项训练的实施;丁玉翠具体负责中年级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专项训练的实施;主要参考文献: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2、董治君《新时期德育途径与方法研究》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实施手册(一)(二)》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教育部2001年10月。5、《新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二版6、《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7、《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