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试论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创新特色论文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37KB

文档介绍
价首先是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大幅减少。课标“内容标准”中,只有“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两项。而现行初中教学大纲中,作为“基础知识要求”须记住的多达五六十项,一是数量太大,学生难以达到;二是如“记住开罗”、“记住(我国)主要商业中心的分布”等,究竟须达到怎样的认知水平,对学生的学习难以评价。其次是“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已不限于地理知识方面,而更多地则体现为技能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以“标准”中“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一项为例。众所周知,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出版的中外地图已多达数千种,此外还有电子地图和网络资源等。面临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如何正确地搜集、整理、分析、处理地理信息,并学会运用、表达和交流,以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地理学习评价的重点之一。第三是在内容要求上注重过程性、体验性、自主性学习,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索性活动的水平。例如:“标准”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一项,如何评价学生是否知道?“活动建议”提示:“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说明”进一步解释道:“‘知道板块构造学说……’一项,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因此,其内容要求十分明确,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可定位为:第一,对板块构造学说本身只须达到“读图说出六大板块划分及板块交界地带形成世界著名山系并有火山、地震分布”。第二,作为科学探索,重在过程(即科学史教育)与方法,即:勤于观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找出证据——科学论证,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能否从地理学习中感悟科学探究的无限趣味,而并不在乎其能否说明板块运动机理以及海陆变迁研究达到的水平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