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农村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我校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在努力做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更是注重软件建设,通过两者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学校对内重点营造出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教学氛围,努力创建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面貌、道德情感一流的教育;对外着重体现出学校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充分展示学校的精神风貌,培育特色和社会魅力。和谐宽松的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同时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教风,让师生受到校园物质和精神文化和谐之风的熏陶和激励。经过优美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熏陶,目的是使每一名教师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认同,受到教育和启迪,形成努力向上的内在动力,实现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再塑。还有以下问题值得思考:1、行动研究法使用尚不够多,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规律性、实用性的问题研讨得还不够。2、该课题研究的涵盖面较大,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评价的发展功能的开发研究、扩大学校知名影响的推广研究、教师发展实施途径的多样化研究等。七、参考文献:《新教育之梦》、《新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教育科研有问必答》、《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师自主发展论》何侠斋:《现代小学人文教育》,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6)。赵和兴:《论学校人文环境》,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龚晋昂:《创设学校良好的人文环境》,河北教育1998年12期;徐冉:《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教书育人2004年01期;薛德文:《校园文化的理论框架之我见》,教育探索,2000年12期;陈哲:《我国校园文化发展理论十五年历程》,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肖淑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理性思考》教育科学,1996年第1期;王庆会:《校园文化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思想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