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劳技课实践内容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297KB

文档介绍
来要开始烧了,先用电饭煲把水烧开,然后放馄饨,五分钟后,热乎乎的馄饨出锅了,同学们都已经垂涎三尺了,最后就是把馄饨平均分给大家,大家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馄饨,都吃得津津有味,连汤都喝得一点不剩。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同学们也很喜欢。504——星期四下午第三节班队课,我们504班全体同学齐聚学校二楼教师餐厅,参加“家长进课堂传百业——暨杨玉林家长传授‘小笼包子’制作技艺”学习实践活动。活动在同学们期待而兴奋的心情中展开。杨玉林爸爸一上场就忙活开了,他搬来了干净的不锈钢长条凳,作为他讲课的临时操作台;杨玉林妈妈也不闲着,迅速拿出已经和好的一大包面团和已经掺好作料的被剁得精烂的馅料;吴老师跑上跑下,搬来了可以盛面团、馅料的碗和蒸包子用的笼屉。我们每人从杨妈妈手中领到了一个小面团,然后学着杨爸爸的样子压起了包子皮。包子皮模样小小的,要想一下子做得漂亮却并不容易。看,我旁边的大咧男压出的包子皮不但厚薄不均,而且压出的哪叫圆行,分明就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我检查了我的处女作,尽管做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但还是不漂亮,害得我用劲一捏,重新压过……等不及的同学已经忙不迭地在放馅料了。杨爸爸不但为我们准备了肉馅,还带来了豆沙馅。我们拿起筷子,喜欢豆沙的就挑一点豆沙放在包子皮上,喜欢精肉的挑一点精肉。关键的时刻又到了,怎么包啊,这可是技术活!这回杨爸爸台上示范,杨妈妈在同学中来回指导。不一会儿,一个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包子摆满了四个笼屉。“哇,好香。”吴老师和杨爸爸把蒸好的包子连同笼屉搬了上来。我们一拥而上,一会儿功夫,4大笼屉的包子被一扫而光。几个贪吃的男同学不顾难为情,竟向大家炫耀一口气吃了10多个。活动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传统优秀文化,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会虚无,就会异化。因此,我们劳技老师要充分挖掘劳技课中的民族文化传统资源,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