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观不是用眼识去观,是用心念来观,以唯识道理来讲,是妙观察智(想蕴)呈现的道理来观。为什么说呈现?若妙观察智完全达到了,就是佛境界了。换句话说,观是观察的观,想是思想的想。(注:按梵文正译,观想者,殊胜的见地也。)唯识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触与受不同,普通经教上称觉受。密宗法本上用觉受是感觉的觉,也包括了一小部分的知觉。受,完全是感受,包括了生理的部分。大家讲气脉,气脉完全在觉受这一部分,并非究竟,气脉是用功的象征,属于觉受的范围。想与思有差别:想是第六意识开发(分别)作用的现象。思是第六意识根本作用的现象,也是第七识意根的现象。所以一切的显教,修止观的法门包括了不净观、白骨观和数息观等等,拿“观”来作代名词,实际上包括了“观”与“想”两部分的作用,开始入手都是从想入手,所以观想实际上的次序是想、观。现在做一个实验,什么叫做想?大家都看过圆山大饭店吧?现在我一提,你们马上就有印象来了,这就是想。用不着去想它,它就来了,很容易。所以想诸佛菩萨的像,想什么境界,都非常容易,并不难。你们白骨观观不起来,想不起来,那都是用功错了路,想是很容易的。比如大家想要钞票,我一提钞票,你们的印象中就有钞票的影子,把这个印象定住,心念永远定在那里不变去,这就是想的成功,有什么难呢?你们会问:“这不是妄想吗?”妄想也非空非有!妄想也不错。但若因妄想而引起烦恼痛苦就不对了。想发财,发不了财而烦恼就不对;想作官,作不了官而烦恼就不对;想男女之念,而引起生理、心理的苦恼就不对。所以想阿弥陀佛或准提菩萨像,想起来就对了。先利用止的功能。把这个影像定住,因为你知道这是个影像,你没有着迷,也没有发神经。换句话,你训练自己的心理思想的作用,使自己心理思想的作用不乱跳动,就对了。甚至整个准提佛母的法像想不起来时,只想一只手,或者一只眼睛,或者准提菩萨身上、额上带的一点宝光、亮光,定在那里就对了,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