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悲愤的吼声2教案浙教版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没有用,咒骂没有用,仇恨也没有用。有用的只有一件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才是历史所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拓展提升:一遍一遍解读《悲愤的吼声》这一成功的课例,我的耳边一遍一遍响起那一阵高于一阵、充满民族悲愤的吼声,我的心灵一次一次受到历史的震撼,也让我通过它找到了落实好历史题材品社课教学目标的那把钥匙,那就是——拨动历史的那根心弦。一、整体把握理性定位目标。历史题材的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在落实“是什么”、“为什么”、“该怎样”。通过“是什么”思考“为什么”,进而走向“该怎样”。在整体把握教学目标下,还要理性地定位目标,让历史走向了理性的回归。“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无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品德教师最应该传递给学生的有关抗战历史的理性价值观。而以史鉴今的理性历史观又指引着我们去理性的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将屈辱之痛转化到“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而勤奋学习”的强烈学习意识上。以史鉴今是历史最大的价值所在,透过历史,理性的看待历史,并用历史来指导现实,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二、资料精当正确把握目标。历史题材品社课的教学资源非常之多,知识点繁杂,容易在目标的把握上出现求大,求多,求全的毛病,使得课堂教学匆匆走过场,没有深入地落实历史的现实价值。三、情感引领真切达成目标。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世界,如果只是把一个个死板的知识点教给孩子,那会让学生更加远离历史。并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内容以“散点”式呈现,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品社课中的历史教育内容只有走进孩子们的生命和心灵,才能体现其德育的功能。基于现实和新课程的要求,历史题材的品社课更应该牢牢地抓住“情感”这条主线,以情导学奠定课前的情感基调;用情学史达到情感与历史的共融;借情悟史做到理性的回归。总之,只有通过情感这根心弦才能活化历史,真切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