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在班级公告栏里,由负责监督的小先生检查。3.课程实施的评价对小先生的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每周的最佳搭档、最佳小先生、最佳小徒弟等的评选;二是每学期的结束,最佳小组的评选。每周最佳角色的评选,主要是从家庭作业的完成、听课发言、集中交流等方面来考查,而学期结束时的最佳小组的评选,则是进行综合评定,不光要看测验成绩,更注重平时学习的过程和态度。学生的相互讨论实际上是以优带差,以优助差,好学生教学困生。优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学困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搞清楚,通过优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学困生光靠教师一人忙不过来,发动“小先生”来教学困生,力量自然就强大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可彼此取长补短,同时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小先生制”课程有效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二、“数学写作”课程开发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上好综合实践课,也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在班级中还开发了“数学写作”课程。(一)?课程实施的目标1.通过引领学生数学阅读,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阅历,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2.通过引领学生写数学小论文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二)?课程实施的过程及内容1.梳理四到六年级综合实践的内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笔者将数学阅读和数学写作结合起来,而数学阅读和写作的内容又跟数学综合实践的内容相结合。对数学综合实践的内容进行改编和开发,有益地补充综合实践的内容。首先笔者对四到六年级综合实践的内容进行了分类。根据分类,发现教材的综合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与生活相距较远。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比如说《美妙的杯琴》,这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并且还要准备众多的实验工具,这些综合实践的内容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