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对这些孩子来说,要让他们在寄宿制的学校里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才是关键所在,弥补他们在亲情方面的缺失。弥补亲情的缺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让寄宿生将情感转移到老师们的身上。在日常生活中,老师是和他们接触时间最长,应该是学生们最为亲密的人。如果老师以一种家庭教育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学生,与留守孩子经常交流,多谈心,就可以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的情况。班主任、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都尽量地成为他们的家长和朋友,就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亲情的存在,不让亲情淡漠。Р 3 加强心理疏导,重视家校联系。Р 新时期的农村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几代人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过惯了,对父母及其长辈的依赖性很强,突然离开家庭蜜罐般的生活和舒适的家庭环境必然不适应。有的孩子因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而想家;有的孩子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心情郁闷;有的孩子因同学之间不能很好地交流而感到孤独;还有的孩子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大哭大闹,甚至偷逃回家等。针对这些新情况,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可以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采取谈心、开导等办法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应该从小学会自主、学会自理、学会自强,不会的事可以慢慢学,不懂的事可以询问同学、请教生活老师,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做生活的强者。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家长联系会,及时沟通信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打消家长的顾虑,让家长放心。Р 除此之外,宿舍管理还应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坚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实行考核奖惩目标管理制度,坚持逐级签订责任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创造良好的宿舍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才能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均衡、健康发展,使寄宿制学校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人才培养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