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钢轨伤损及防治措施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1215KB

文档介绍
轮的多次作用,当最大剪应力作用点超过剪切屈服极限时,会使该点成为塑性区域,车轮每次通过必将产生金属显微组织的滑移,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这种滑移产生积累和聚集,最终导致疲劳裂纹的形成。随着轴载的提高、大运量的运输条件、钢轨材质及轨型的不适应,将加速接触疲劳裂纹的萌生和发展。Р(1) 轨头工作边上圆角附近的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Р①由夹杂物或接触剪应力引起纵向疲劳裂纹而导致剥离。Р②导向轮在曲线外轨引起剪应力交变循环促使外轨轨头疲劳,导致剥离。Р③车轮及轨道维修不良加速剥离的发展。通常剥离会造成缺口区的应力集中并影响行车的平顺性,增大动力冲击作用,又促使缺口区域裂纹的产生和发展。Р缺口区的存在,还会阻碍金属塑性变形的发展,使钢轨塑性指标降低。Р(2) 减缓钢轨接触疲劳伤损的措施有:Р①净化轨钢,控制杂物的形态。Р②采用淬火钢轨,发展优质重轨,改进轨钢力学性质。Р③改革旧轨再用制度,合理使用钢轨。Р④钢轨打磨;按轨钢材质分类铺轨等。Р1.6螺栓孔裂纹Р钢轨端部轨腰钻孔后,强度削弱,螺栓孔周围产生较高的局部应力,在列车冲击荷载作用下,螺栓孔裂纹开始产生和发展,并出现疲劳伤损。螺栓孔裂纹如图1-4所示。Р图1-4 钢轨接头螺栓裂纹Р(1) 产生螺栓孔裂纹的主要原因是:Р①钻孔质量不良,钻孔周边不光滑。Р②养护方法不当,造成线路弹性不良;因基础弹性不够而在接头处产生很大的瞬时冲击力﹙一般称为P1力﹚,以及钢轨长度中部﹙又称为大腰处﹚的所有低频准静态力﹙称为P1力﹚等。研究表明,P1、P2的组合控制着轨端第一个螺栓孔的应力水平,第二个螺栓孔则由P2控制。因此,往往在1、2螺栓孔之间出现与主拉应力方向相垂直的裂纹﹙一般与水平线成45°左右﹚。Р③道床板结、轨端低塌,高低,左右错牙及线路不良状态,加剧裂纹的发展。Р④未及时整治钢轨接头病害,加大了轮轨之间的作用力等。Р(2) 主要的防治措施: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