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入厕、盥洗、自由活动、离园等相对比较固定的活动。教师要明确日常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生活条理化帮助幼儿梳理已获得的零散的片段经验,使之系统化、整体化、形成态度、情感和社会性的教育资源。如入园离园时的礼貌教育,幼儿集体生活中的规则意识,活动中的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矛盾,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与同伴、老师之间关爱与沟通,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等。Р四、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Р 陈鹤琴“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理论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挖掘它的教育价值。我园植物园中种植了葫芦,从播种开始,我班老师便带领孩子每天坚持观察记录它的生长过程,当孩子们看到了一个个小葫芦挂在葫芦架上时,有的孩子高兴地流下了眼泪,我班由此生成了一个“我的发现”主题活动,通过记录“葫芦生长”,“和葫芦说心里话”“画葫芦”等,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在“和葫芦说心里话”活动中,孩子们个个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眼光中充满了好奇与热爱。我班最不爱说话的小朋友竟然对着小葫芦大声地说了很多,这不正是体现了“生活化”教育的价值吗?Р五、教师要与幼儿真正地一起生活Р 在幼儿园里,每天与幼儿在一起的是教师,能否让幼儿在生活中获得发展也同样取决于教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决不能以为幼儿什么都不懂,对幼儿的生活不理解,不重视,甚至与幼儿之间产生了一座Р“心门高墙”。教师必须要溶入幼儿的生活世界,应做到1、行为上融合: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应是零距离的,语言应是儿化的;2、观念上融合:教师以正确的儿童观去衡量幼儿的表现,不以成人的意志去评价幼儿;3、情感上融合:教师注重与幼儿的情感交流,情感应是真诚自然的,发自内心的。Р 总之,在教育实践中体现“生活化”理念的过程,就是使幼儿园教育教学鲜活、生动的过程。教师必须坚持“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