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己立、立人,自新、新民也。Р由此章之数用“新”字,足证上一章“亲民”实即“新民”。Р三、止至善:在此特举文王为例证,以文王是知止、安身而止至善的标准人物。“止”字要看活动。他总在明其明德,继续不断地光明,以尽其合内外之道,故能止仁、止敬、止孝、止慈、止信,时措而咸宜。古称文王“视民如伤”,就揭出其内心的仁爱来。往者我尝用这四句话来解释它:Р沉潜纯洁那文王(穆穆文王)Р心功不断长光亮(缉熙)Р时时留意在当前(敬)Р样样做来都恰当(止)Р第五节Р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Р——这一节是为本章做结束的话。而结束亦就在“知本”上。应分两层解说它:Р(一)“明明德”既是“自明”,又是“明明德”于天下,即期于人人“明明德”。兴讼,往往由人好胜而不知自反,无情者仍想尽其辞。“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即见出人知自反而无情恧( nǜ)缩于内,是“明德”见端。《中庸》“内省不疚,无恶于志”;此云“大畏民志”,即人都不敢恶于志也。这岂不将使其无讼乎?Р(二)《论语》上“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人唯知本则自讼,自讼则无讼。孔子是主张人之自讼的。<格致>章归结在“知本”,<诚意>章仍然要归结在“知本”,是一样的。Р表2 诚意章五节次Р1、要领:毋自欺,慎独。Р2、从反正面以说明之:小人、君子。Р3、慎独功夫的内容层次:道学、自修、恂慄、威仪、盛德、至善。Р4、分引诸古训为例证:明德、新民、止至善。Р5、结论:主自讼,知本。Р正修章第三Р前曾说,《大学》全篇以六段文字组成。这六段就是<格致>、<诚意>、<正修>、<修齐>、<齐治>、<治平>。而其实所谓正也,修也,齐也,治也,平也,初非于“诚意”之外更各有其功夫,功夫仍旧在“诚意”。只不过临到不同事实上,则收功亦各有所在耳。因此六段文字又未尝不可分成三部分来看待:Р 第一部分:<格致>(理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