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国工业行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分析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27KB

文档介绍
.988。若环境规制强度处于倒“U”型的拐点,则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产生最优的影响。在技术进步指数模型中,环境规制强度的一次项和二次项的系数都为负,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进步指数也呈倒“РU”型关系,并且目前该类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处于拐点的右端,说明目前的环境规制强度已经对技术进步产生了负面的影响。Р 2. 中度污染类产业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4表示的是我国中度污染类产业环境规制对该类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影响的估计结果。表4中可以看出,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的影响基本是一致的。在四个回归模型中,环境规制强度一次项系数为负,二次项系数为正,说明在研究期内对于中度污染类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较弱,通过环境规制,这类产业的生产率并没有提高、生产技术没有进步和效率也没有改进。笔者认为,呈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较弱的环境规制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在企业生产的总成本中只占了很小的比例,并没有引起企业对环境规制成本的重视,从而也就忽略了为保护环境而进行的管理制度创新和绿色技术的研发。但是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加大,这部分的成本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增大,会引起企业的重视而倒逼其加大管理制度创新和绿色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Р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随着环境规制的增强,呈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拐点分别为:3.209、2.488、2.703和3.812,即技术效率比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能更快地达到“U”型的拐点。这说明对于中度污染产业来说,其基础技术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低,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要更容易适应环境规制强度。此外,目前的环境规制强度较低,环境规制强度没有对这类产业的生产率提高产生正向影响,没有促使企业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也没有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从而使得这类产业成为了污染大户。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