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探讨“示”部字与祭祀文化论文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55KB

文档介绍
承家祀,有何不可?”《国语·鲁语上》:“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上文中的“祀”均指祭祖。大概由于从两性婚配到孩子出生满月这些时日中,“祀祖”的仪式不断举行,约历经十二个月时间。因而,殷商时代又假借“祀”来指称“年岁”,如“十有三祀”即十三年的意思。此义可看作是一种补充。Р 现代汉语“祭”比“祀”组词能力强,使用频率也高。如“祭”可组成“祭祖”“祭奠”“祭文”“祭扫”“哀祭”“主祭”“公祭”等,而“祀”只能组成“祭祀”“奉祀”。Р 四Р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笔者只是简要“管中窥豹”式地对“示”部汉字与祭祀文化进行了粗浅分析,以上汉字所反映的祭祀文化只是我国传统祭祀文化中的“冰Р 山一角”,“示”部字只是反映祭祀文化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汉字反映祭祀文化中的不同部分,如反映人祭习俗的除了Р“祭”,还有“伐”“舀”“”“羌”“奚”“妾”等,反映祭祀习俗的演变有“尸”“示”“俎”“宗”“巫”“祝”等,反映古代祭品的有“酒”,“牛”部的“牢”“牲”“牺”“羊”等,可见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Р “示”部字与祭祀文化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示”部字与祭祀文化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祭祀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骈宇骞.中华字源.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7. 张弛.从汉字看古代的祭祀习俗.人文杂志,1992. :张哲,王璐,乔阳,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在读本科生。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123Р] 骈宇骞.中华字源[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7.Р [7] 张弛.从汉字看古代的祭祀习俗[J].人文杂志,1992.Р 作者:张哲,王璐,乔阳,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在读本科生。Р 编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