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电大2509《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65KB

文档介绍
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训练幼儿各种感官, 增强体质,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学中应该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如有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保教结合原则,等等。如案例中的两位教师,就是根据幼儿好学、好奇、好模仿的特点,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教学原则,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Р5、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可以自由发挥)Р答:这二位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的“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这种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提学前儿童学习小学的教材,使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不是学前儿童熟悉的、与之关系密切的周围生活中具体的人或事,而是大量抽象的文字或符号。这不仅影响学前儿童上小学,甚至可能给今后的发展埋下危机。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学前儿童。象本案例中的用小学工的上课取代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或在管理方式上也完全小学化,如要求学前儿童上课手背后面,长时间不许动,更不许随便上厕所、喝水;还有教师给学前儿童布置许多家庭作业,作业做不好还要受批评、惩罚等等。这些做严重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是造成儿童怕学、厌学、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重要原因。因此,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性上。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简单地下放到幼儿园。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