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态度。”为了体现品德课程的生活性和情感性,体现课堂的有效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我在备课时特别作了以下设计:Р一、处处与生活结合,处处以活动开展。Р1.导入贴近学生生活,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设计小组讨论,学习有效性高。Р2.课前调查让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堂外。Р3.交流活动的内容生活化,以辨论的活动形式开展。现代农业已进入机械化时代,传统农业工具是否就没用了?学生就此展开辩论,通过辩论,懂得农业机械化与传统家具各有优点和缺点,它们的作用和用途有所不同。传统农具并没有过时,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贴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举例子,知道植树、栽花、淋花草都需要它们。Р4.课后延伸,要求学生学会使用传统农具,在家里种些花草。如此富有生活气息的作业,实践性强,会给学生带来亲切感,学生乐于接受,也就达成了技能性的目标。Р二、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Р新课程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品德教育,重视在教育教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情感。同时,教材只有几幅图片及简短的文字说明,在这看似简单的内容中充分挖掘其中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并生活化的活动中达成目标,是颇费一番苦心的。Р1.通过对传统农具的使用操作,通过对现代化机械的直观感受和讨论,农业工具在不断地发展,从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Р2.通过对农业生产的艰苦劳作的认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从而懂得要珍惜粮食,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Р3.?通过对传统农具的操作使用,学会一种生活的本领。Р三、不足之处:Р现今,广州很多地方逐渐向城市化发展,农田耕作面积越来越少;加上经济条件的好转,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不用参加农业劳动,所以对农业工具是很不熟悉的。因此,在本课程当中,如何整合资源,创设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更多地从体验、理解、感悟中感受到劳动创智慧、智慧促发展,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