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菌数РC:菌落数(2个培养皿的平均值)РD:稀释倍数РV:用于洗脱的SCDLP培养液的体积(ml)Р记录活菌数时取二位有效数字,第三位有效数字四舍五入。在V=10的情况下,对菌落数小于1的情况记为小于10。取活菌数的平均值时,对三个试验片的活菌数取算术平均值,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第三位有效数字四舍五入。当活菌数为小于10时,此数作为10 进行平均值计算。Р5.2.8 试验结果Рa)试验成立条件的判定当下述三个条件都得到满足时,试验被判定有效。反之,则试验无效,须重新进行试验。Р空白对照样片零接触时间的活菌数满足如下条件:Р(L最大- L最小)/ L平均≤0.2Р其中:L最大—活菌数的最大对数值РL最大—活菌数的最小对数值РL平均—三个样片的活菌数对数的平均值Р零接触时间空白对照样的活菌平均值应为(1.0-4.0)×105个。Р三个空白对照样经24小时培养后的活菌数均不能小于1.0×103个。当空白对照样上覆盖薄膜时,三个样品培养后的活菌数均不能小于1.0×104个。Рb)抗菌活性值计算试验成立条件下,根据式(2)计算抗菌活性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对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有效数字四舍五入。РR=[log(B/A)- log(C/A)]= [log(B/C)] (2)Р其中: R-抗菌活性值Р空白对照样0接触时间活菌数平均值Р空白对照样24小时培养后活菌数平均值Р抗菌加工样片24小时培养后活菌数平均值Р6 试验结果记录Р6.1 纺织制品记录试验细菌种类、细菌保藏号、接种菌液浓度(接种菌液中所含的细菌数)、抗菌活性(抑菌活性)、样片种类等。如在接种液中加入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须记录其名称和浓度。Р6.2 塑料制品记录空白对照和抗菌处理样片的种类、尺寸、形状、厚度、薄膜厚度、细菌种类、保藏号、接种用菌液的体积、试验菌液中的活菌数、5.2.8中的A、B、C值以及抗菌活性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