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提出导管上皮增生不超过4层细胞者没有癌变危险,超过4层无不典型增生者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1.5~2倍,有不典型增生者危险性则是对照人群的5倍,这足以说明不典型增生与癌的关系。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良恶性形态表现极相似细胞非典型性的程度及复杂程度在鉴别良、恶性时帮助不大。有时组织学鉴别诊断常有一定困难,经常出现误诊,其原因可能对乳头状增生复杂结构认识不足,另外受间质出血、上皮间纤维索分隔、导管上皮变形及假浸润误导,因此常会出现误诊或过诊现象,需引起重视。乳腺乳头状癌与导管乳头状瘤的鉴别,有时会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冰冻切片时,诊断乳头状癌的主要依据是,被覆乳头的瘤细胞形态单一,常堆积呈复层,排列紊乱,肌上皮消失或形成片状、实性、筛状等结构,核大深染,病理性核分裂像易见,乳头分支细长,问质少或缺如,一般无大汗腺化生改变。乳头基底部的浸润也非常重要。在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小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与导管内原位癌组织象极为相似其鉴别诊断较困难,小导管不典型增生常见是一致性小细胞,充满扩张的导管,细胞可形成微小乳头、筛状但筛孔光滑,细胞核染色质增加。良性病变一定要证明其肌上皮细胞层的存在,且乳头状癌CEA阳性,良性乳头状瘤CEA阴性。导管内癌常见单个细胞凝固性坏死,常累及2个以上彼此分隔的导管,病变范围大于2cm。现代细胞基因研究[2],在非浸润性乳头状癌,常见16号染色体失去杂和性。Р本病根据病变的范围和性质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外科手术为首选方法。孤立性大导管内乳头状瘤,一般认为不是癌前病变,应当外科保守治疗,以楔形或锥形切除为主,此方法优点是既可切除病变,又可保持乳腺外形,并有足够的病变送检。中小导管多发生乳头状瘤,因病变范围广泛,一般的局部切除常嫌不足,以区段或局部广泛切除为宜[3]。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上者的重度乳头状瘤病时,建议单纯乳腺切除。但导管内乳头状痛,保守外科治疗也有相当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