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个性特征的微观环境和氛围的个别教育等。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人文素养,我认为就要建立和谐的家校联系。“走出去”:每位班主任至少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家访;“请进来”:就是召开学校发展研讨会,邀请家长代表参加,让家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开家长会,班主任和校长都要向家长述职,这样能融化阻隔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冰山”,又能加深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和谐的师生人文素养才得以培养。Р2.在当今独生子女的时代,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未来抱有一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理,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过高的期望,为人父母者在这方面有两个误区。一、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比如,没上大学的希望孩子能上大学,艺术之路没走上的希望孩子能在这方面有些作为等。二、希望孩子达到或超过自己的成就。事业比较成功的家长容易以自己的尺度规划孩子的前程,认为孩子不如自己便是失败。一旦不能实现家长的原有期望,就出现了怪这怪那,指责老师没有责任心,没有水平等等,不和谐的因素就容易产生。Р3.父母离异,出现了许多单亲家庭,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级就是学生家庭生活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学生在某个时刻在家里的遭遇和感受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在班级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潜在的、微妙的,甚至是严重的,特别要针对个别来自“问题家庭”的学生做好备案,避免不和谐因素的产生。Р总之,师生和谐人文素养是一项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其宗旨在于使师生提高人文素养,进而达到师生之间和谐相处,形成教学合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少教育家、社会学家痛感中国基础教育在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的科学,没有先进的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不打自垮。”鉴于此,正确理解师生和谐人文素养的内涵及影响因素,以求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就越发具有重要而迫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