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陆九渊诗中的“生民” 情结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56KB

文档介绍
流出,作文须领会本心。而他此类诗作的“心”便是“生民”,这是贯穿陆氏创作的一条红线,他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忧百姓之所忧“民自不忍负,岂复烦催驱”;喜人民之所喜“石君在荐剡,闻者皆欢愉”。(《挽石子重》)Р 文采上,陆氏讲究的是质拙通脱明透,这实际上反映了宋代文学的普遍性倾向。有宋一代,诗文均是以平淡为其终极性审美目标,而理趣则是宋诗独特的景观。陆氏的“生民”诗,以其贴近民生民瘼而构成显著特色。在这一点上,笔者以为近似白体诗,因为白体诗在宋初是诗坛三体之一,其优长之处自然会得到后来诗人的承继与发扬。陆九渊称陶渊明的诗“唯彭泽一源,来自天稷,与众殊趣,而淡泊平夷,玩嗜者少。”(《与程帅书》)可见他对陶潜的平淡的诗歌是追慕的,这与整个宋代的诗人的追求是和谐的。他用平淡质实,甚至是质拙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心目中的“道”。如“麦禾与桑麻,耕锄到硗埆。往岁不比登,场圃几濯濯。荒政劳庙谋,赈廪开数数。”(《送勾熙载赴浙西盐》)平白如话但用意显豁,写出了浙西人民艰辛的生活和大灾之年,雪上加霜艰难度日的景况,而冀圣主怜恤臣民,开仓赈济。又如“村静蛙声幽,林芳鸟语警。山樊纷皓葩,陇麦摇青颍。离怀付西江,归心薄东岭。忽念饥歉忧,翻令发深省。”(《疏山道中》)该诗诗人效王维《鸟鸣涧》的写景方式和杜甫《春望》的创作手法,以乐景写哀,从而“倍增其哀”,结尾直接表达对人民生活的隐忧。他用“老奸乘仓皇,阴拱为师模”,“又尝宰尤溪,吏辈初窥俞。首以财匮告,欲辟侵民途”来写奸吏的刁滑,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闻说淮民未免饥,春头已掘草根归。羡君稛载还山去,要挟星郎大字诗。”(《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均可以说是平淡至极,真正是“辞达”而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陆氏的“生民”诗,平淡有余而含蓄蕴藉不足,宋代诗学中“理趣”的“趣”这一特征,对陆氏的诗歌至少对其“生民”类的诗歌来说是淡薄的,甚至可以说是缺失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