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电大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本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26 |  大小:230KB

文档介绍
5%,约3成的员工是多能工(多能工:能在多个关键岗位工作的员工),80%的员工是大学学历,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做的最差的生产线准时结单率为0%,一天5个订单,没有一个是按时结单的,这条线的特点是90后充主力,就一个FQC是女性,其它的都是男性。制造中心管理部制定的准时结单率在最好的生产线都不能做到达标,在其它的生产线就更不用说了,该项考核指标设定分值过Р高,与实际生产情况不符,让很多生产线都感叹“变化再快也赶不上计划设定”,设定的标注不仅起不到预期的考核目的,而且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Р三日结单率是指在三个连续工作日内生产订单的完成数占生产订单总数的百分比,计划管理部设定该考核指标的目标值为95%,计划管理部设定时是预计定子无不良品,转子配件供应准时。在实际工作中,2011年xx月的一组统计数据可以说明:Р表3-1 三日结单率数据分析表Р*数据来源于公司QIS系统自动生产的生产日报表。Р说明:有可能多个二级问题共一个一级问题来源点。如二级问题补料不及时,它对应的一级问题有采购不到位和机壳欠料;在另一个条件下,机壳欠料这个二级问题有两个一级问题来源点:配套一厂欠料和采购欠料。Р 从表3-1不难看出,在三日结单率这个考核指标面前,真正属于制造工厂装配车间的因素———管理不到位和装配问题,它们在影响三日结单率的主要问题中所占的比率仅为23.33%,而三日结单率的考核对象只为制造工厂一个单位,由此不难看出考核指标的设计与实际工作情况不相符合的事实。Р班长绩效考核关系不合理Р从表3-1可以看出,属于配套一厂和采购部的机壳欠料问题,到装配环节后都成为影响三日结单率的因素,本应该在制造链的上游环节就开始考核的,但一直未考核,等到装配成品时发现问题了,才开始考核,考核的对象由制造链上游的配套一厂(或采购部)转嫁到制造工厂,责任由制造工厂承担,这点显示出绩效考核指标涉及关系的不合理。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