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看《最后的舞者》有感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28KB

文档介绍
员的最后一代的故事,是这样的平凡又传奇——李存信。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人生励志作,让人产生无数对于人生的思考。在中国那个体制下时代,一个艺术人才对自由的向往。面对命运的捉弄,我感动于主人公面对阻碍时的无所畏惧和坚毅决定。Р那个动乱的时代,李存信是幸运的,时代虽就很荒谬,但也为他创造了机会,他没躲过了文革,没沦为千万个受害者之一,反而成了世界级的舞蹈演员,这本身就很传奇了。小说之所以如此深受爱戴,除了人物励志之外,书里透着浓浓的政治冲突和时代背景才是真正让人深省的,如今时代不同了,享受自由,解放思想,在艺术上追求不断创新突变,可这样如此简单的想法在那个年代是要受多大的险阻,甚至还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高一的时候不懂什么是“文革”,不懂什么是“大跃进”,看张艺谋的《活着》,不知道它为什么被禁播了12年,翻了好多当时的资料回来看,看了余华写的电影同名原著,看了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一边看一边当笑话一样告诉我身边的同学,才知道,原来,那个年代,是多么的荒谬动荡,那个年代的人,是多么的可怜可笑,有人看完小说和电影觉得李存信忘本,叛国,可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也许根本没有办法理解,如今,我们只要有梦想就可以去追寻,而那个年代,梦想是什么?那是多么可笑,多么奢侈的一样东西,李存信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无非是一个幸运儿,然而他也被时代作弄得几十年都回不了祖国。在文革期间,想象力是完全被禁止的,艺术也要为工农兵服务。一种艺术只要在创作的初期被赋予了某种政治目的,那么它的成就也就有了局限性(MD,这点深有感触),李存信从最开始只是期待跳出这口井,走出山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直到从讨厌芭蕾到最后慢慢喜欢上芭蕾而勤学苦练,但是在当时的艺术也只是政治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他们被封闭思想,Р陈老师被红卫兵抓走,学校开始要他们在戏里扮演革命先烈,芭蕾舞变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变成了歌赞党和人民的一种手段。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