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八个区,分别是制泥区、制坯教学区、翻模压膜区、装饰区、烧制区、打磨车间、柴窑区和建水窑青花复烧及陶瓷材料研究室。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了:Р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上学历专业教师30余人,其中,硕士毕业研究生2人,教育硕士3人,专业美术教师14名,书法教师7名。美术、书法教师中,有高级讲师6名,讲师12名。此外,有州级美术学科带头人1人,工艺美术师5名,云南省书法家协会成员3人,电脑艺术设计教师3人。目前,陶习苑共有4个班级,学生150多人,2015年将扩大至6个班,面向全国招收学生300多人。Р学校陶习苑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文化传承;首先,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从宋朝至今,已有1055年之久,建水陶瓷史可谓一部灿烂的史诗。其次在建水,家家户户都可以利用当地的“五色土”烧陶,就连扫马路的清洁工都会制陶,陶瓷工艺仍然是师徒口口相传,门户之见颇深,多为作坊彼此生产过程不示于人,且不乏急功近利者。所以建水先人圣贤的技艺多已流传,而且今天紫陶从业者很多,专注古法制陶、技艺传习、研究者无。二是科研,建水紫陶原料上的优选和配比,是推动建水紫陶发展的原动力。陶瓷材料研究室配备有先进的高温电窑的烧制室、釉料陶土分析室、施釉方法实验室、釉料高温性质分析室等,可以满足常规实验要求。Р“二期工程”。第一期工程就是教学,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邀请来自各国各地的有专攻的老师讲座,同时引进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先后引进9名紫陶行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第二期工程就是现代和仿古柴窑,这7个窑可以投入生产,供学生和行业交流者烧制陶器,其中仿古柴窑区的宋代龙窑的设计师为建水建窑名家曹建明先生,馒头窑、葫芦窑、蛋形窑均为韩国陶艺家金光石先生设计;还有一个正在酝酿中的第三期工程,比较偏重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有责任把这些传统文化传扬开来,到技术、研究比较成熟的时候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