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句。”【2】这种风格在《蒿里行》、《苦寒行》、《短歌行》等之中,表现最为明显。他的诗表面是悲,骨子里却是壮,表面是凉,骨子里却是热,消极之中有积极的因素。以《龟虽寿》为例,前四句“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但就此而言,思想消极低沉,但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反前面的低沉的调子,由悲而壮,激昂慷慨。纵观全诗,诗人由年岁已老却壮志未酬而发出慨叹,但慨叹之中隐含着诗人及时努力、建功立业的热情。刘熙载说:“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匹也。”【3】Р借古乐府写时事Р曹操诗歌富有创新精神,他冲破了传统的文人偏见的束缚,接受了乐府民歌的影响,沿用乐府旧体抒写现实的生活和感受。他的现存诗歌都是沿用乐府古体而写新的现实内容。这不仅对建安诗人有影响,对后来的鲍照、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也有影响。从他这种旧体新事乐府,到杜甫的“即事名篇”的新题新事乐府,再到白居易等人掀起的“新乐府运动”可以清晰地看出一脉相承的关系。沈德潜说:“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一下,纯乎魏响。”【4】Р语言质朴自然Р曹操的诗好懂,没有深奥华丽的词汇,有的诗语言长短参差,质朴简约,非常接近口语,如《对酒歌》。Р曹操是汉末动乱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和忠实记录者,他在自己的戎马生涯中将见证的历史事实通过自己心灵的痛苦歌唱展示出来,达到了社会现实性和文学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不管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如何?人们对他的评价如何。单单从文学的角度看,曹操的诗歌地位也是当时的一些文人诗客所不能及的。毫无疑问,曹操的诗歌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一朵璀璨的奇葩。Р参考文献:Р【1】郭预恒《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出版社1998。Р【2】钟嵘《诗品·卷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Р【3】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Р【4】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文汇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