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国家对中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校园德育的基础工程,是中小学生的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礼貌行为训练的主要资料,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此刻和未来更适应社会生存。围绕此项教育主要抓好两个重点:一是学生礼貌礼貌教育,二是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教育。任课教师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学生会、团委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职能,配合校园开展各项活动。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管理,要重点关注“行为偏差”学生,制定“行为偏差生”的转化计划。政教处要制定行为规范教育的系统方案。Р 4、营造班级特色文化,开展班级管理竞赛活动。每学期校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竞赛活动,将班级文化作为评价班级工作的重要资料,作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的延伸。逐步把行为规范教育由外部压力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转移到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上来,班级精神文化的主题是班风。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群众的向心力和归宿感。各班开学初要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计划,确定班风的主题,实施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引导树立一种班级精神,构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群众。Р 5、构建学生评价体系,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校园建立评定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制定各项方案、细则,按照上级要求开展此项工作,努力发挥示范作用,每年举办素质教育汇报或展示活动。高中部也要根据初中学生评价的思路,结合高中学生实际开展高中学生素质评定工作。Р 6、构建校园规范、系统的德育网络Р (1)完善制度——《德育工作方案》Р (2)个性教育活动——利用重大节庆日或纪念日,在学生中坚持开展相对应的主题活动。常规纪念日如清明节、全省成人仪式、五四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