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加减穴:Р气血两虚:三阴交、足三里(双侧);Р脾肾两虚:气海、太溪(双侧);Р痰浊阻络:丰隆、天枢(双侧)、膻中;Р瘀血内停:血海(双侧);Р肝阳上亢:太冲(双侧)、印堂。Р (二)针具:选用30号1.5寸、2寸华佗牌针灸针、火针。Р (三)刺法:头部穴位1.5或2寸毫针平刺。平刺时先斜刺到帽状腱膜下再平刺并捻转,术者须感到针下明显阻力,患者胀(痛)得气。其它穴位直刺,患者须有得气感。补泻方法:捻转针体180度,共5~10次,1~2分钟内完成,留针30分钟。Р (四)电针:百会、神庭可加电针,韩式电针仪选取2/100Hz频率,以患者局部有跳动感为度,时间15分钟。Р (五)火针:阿是穴可火针点刺,阿是穴酒精消毒,暴露针刺点,酒精灯将火针烧红后迅速刺入拔出,每周1次。Р (六)灸法:百会穴雀啄灸或选取热敏穴位热敏灸,以局部皮肤微红或穴位热感传消失为度,患者为阳性体质慎用。Р(七)疗程:每周治疗3次,疗程≤28天。Р (八)中药中成药疗法:参照脑病科“头痛病(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Р三、疗效评价Р (一)评价标准Р参照《临床疼痛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7年1月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Р1、根据主诉疼痛程度的分级评价疗效:Р显效:疼痛减轻2度以上。Р中效:疼痛减轻约1度。Р微效:疼痛稍有减轻,远不到一度。Р无效:疼痛无缓解。Р2、根据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Р临床治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75%;Р显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50~75%;Р有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25~50%;Р无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25%Р (二)评价方法Р1、针对疼痛程度Р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疼痛变化,进行积分计算。Р2、针对疼痛频率Р疼痛天数、发作次数减少比例法进行比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