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犯罪学课程论文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6KB

文档介绍
一样供奉着他,只字不提非法传销组织的事情时,很容易会产生满足感,几天之后,新人对非法传销的抵触态度就会完全消失。第四步是让他加入非法传销组织,几天之后会有人带新人去听课,非法传销组织往往会利用人先入为主的心理进行“造神”,塑造榜样的力量。讲课人会讲该非法传销组织的上线人员如何出生如何贫困,经历和自己如何相似,通过加入组织后如何赚钱,他们从事的是直销而非非法传销等内容,这让有类似经历和背景的人很容易相信他们的谎言,进入加入非法传销组织张浩著.非法传销解密[M].67-70页,东方出版社,2005.Р。 Р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非法传销的“洗脑”手法就是根据不同对象,把他们的心理欲望挑起来,然后再加以催眠和控制。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非法传销的受害者之所以很难跳出这个圈套,是因为他面临着一个人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自我否定。这在经济学上叫做“退出成本”,就是说进入时付出的成本越高,退出的过程会越缓慢越困难。当然,这个成本是综合的,不仅包括他们投入的钱财,还包括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寄托在这个事业上的梦想等等。 Р四、总结Р本论文对产生非法传销犯罪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这对非法传销犯罪现象全面地了解与认识以及更为有效地打击这一违法犯罪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有关预防和控制这一犯罪行为的法律法规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Р参考文献Р刘辉光.“传销罪”写入《刑法》[J].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08(09),48-49页.Р张远煌、吴宗宪、刘广三等著.犯罪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Р宋浩波著.犯罪社会学[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Р赵斌,包海勇.我国的传销犯罪[J].中国刑事警察.2005(06),41-42页.Р张浩著.非法传销解密[M].东方出版社,2005.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