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取向是重义轻利。作为支配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其基本主张就是“重义轻利”、“以义制利”,提倡舍生取义。中国的泛道德主义传统导致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重道德修养。自我约束。丧失对理性和自然的兴趣。Р 在国产电影中。同样是英雄美女。英雄在人格上多半是道德楷模。他们侠肝义胆,舍生取义,对爱情忠贞如一。这是国人对英雄的道德期许。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得了10项奥斯卡提名,受到了西方观众的欢迎。同时在国内也得到了观众一致的好评。可以看出李安在中西方文化间寻找到了平衡点。影片中的两对主人公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人们具有的不同的价值取向。李慕白和师妹真心相爱。却不断的自我约束。在西方人看来,这是典型的东方情结。而身为贵族小姐的玉娇龙与沙漠强人罗小虎一夕缠绵,私定终身。她对于禁忌的突破,半分天使半分魔的放任性情,都正中西方人下怀。王家卫镜下的《花样年华》同样是描写婚外恋。却处处洋溢着含蓄阴柔的中国式审美。周先生和陈太太都被各自的另一半抛弃,虽然他们彼此相依相恋,但最终出于对传统道德的操守以及周围环境的压力。没能走到一起。影片正是考虑到中国大众的欣赏习惯,没有表现男欢女爱的画面。相反却努力在他们平淡无奇的小市民生活中挖掘某种更为纯朴的真情。Р Р 由此可见。传统的伦理精神,价值取向会不自觉的渗透、内化于人的心理结构中。正是这种心里结构的影响。我们看到了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审美差异。Р Р 二、结语Р Р 总结而言,中西方文明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这就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各异。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电影通过对中西方文化中风俗习惯。思想意识,语言行为等等的再现,突出的反映了这种差异。当然,仅仅通过电影不可能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考量,我们只是希望借由电影这样一个窗口,大致了解双方比较显著的差异,从而能够加深对电影本身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