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越中览古》教学设计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25KB

文档介绍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在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 Р    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的气氛! Р3.师问: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Р生答:前三句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第四句写出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这中间蕴涵着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 Р   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的历史思考: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和光荣,其结果只能使胜利化为乌有。 Р4.师问: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Р 生答:对比写作手法。Р5. 小结:现实的不尽人意常常使诗人亲临旧地或回想史实时触景生情, 感念物换星移、物是人非,慨叹昔盛今衰,独抒思古之幽情。李白《越中览古》,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Р6、背诵。Р五.比较阅读 Р 苏台览古  Р“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Р请比较: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Р明确: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都用了对比手法。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Р六、总结Р总之,欣赏咏诗怀古诗,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古事(弄清史实),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古事(领会意图),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会情感),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分析技巧)。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