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放活”的方针,强化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并应继续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扩大绿箱政策的投入,鼓励农民进行品种改良,保持较高的粮食保护价,以促进粮食生产。通过优化价格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Р 4.加大科技创新与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科技开发的巨大的正外部性,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鼓励私人机构以及农户合作并建立广泛的科技推广网,以提高科技的转化率。同时应努力用现代科技技术和生物技术去改造和发展农业,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整体使用效率,从而提升单位土地的粮食供给率。Р 5.健全和完善粮食流通和粮食储备制度。充分发挥好储备粮在调节供求,稳定市场方面发挥的作用。建立规范的粮食吞吐调节机制。地方储备也应切实提高市场的应对能力。各级储备粮应由相应政府负责,切实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狠抓粮食市场体系的培育。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粮食储备吞吐中的作用。Р 6.以WTO框架为基础,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我国要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的“绿箱”等政策,强化对农业的投入支持,建立和完善粮食贸易风险防范机制。要根据国内粮食供求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粮食进出口政策和规模,稳定同有关国家在粮食进出口方面的贸易关系,逐步实现市场的多元化,分散粮食进出口风险。在加大粮食补贴的同时培育发达的期货市场,以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Р Р 参考文献: Р [1]梁子谦.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安全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Р [2]胡靖.入世与中国渐进式粮食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Р [3]李明秋,王宝山.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及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研究[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Р [4]李经谋. 2006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Р [5]胡岳岷.中国未来粮食安全论[M].科学出版社,2006.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